各科室、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科创中原”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工作部署,进一步提升全省科协系统聚焦“四高四争先”,谱写 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的能力和水平,经研究,省科协决定组织 开展2025年度“科创中原”行动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 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
1.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 2.青年科学家沙龙
二、申报程序
( 一 )项目填报。项目负责人请于登录河南省科协网站(https://zxzj.hast.net.cn/)一服务平台一综合服务平台一河南省科协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服务平台,在线填报项目申报书,完成后提交至申报单位。
(二)审核提交。申报单位按照项目申报指南要求对项目内容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之后,于3月12日上午10:00前线上提交,同时提交一式三份纸质材料。
三、申报要求
(一)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
项目内容:发挥科协系统组织和人才优势,引导企业与全省学会、高校、科研院所探索创新卓越工程师培养机制,以企业工 程科技人才为服务主体,开展人才共育,为我省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项目数量: 全省40项左右,其中经费资助20项,自筹经费20项左右。
资助额度:5万元/项
完成时限:2026年10月31日
申报主体: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科协、省属企业科协,每个单位申报经费资助项目和自筹经费项目的数量均不超过3项。
项目要求:
1.申报人应具备以下条件:恪守科技伦理和职业道德,勤于学习、敢于创新、工作本领过硬;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80年 2月1日及以后出生),且在生产建设一线从事产品或工程项目 开发、研究、生产、施工、应用、设计、管理、评估等工程技术工作8年及以上;具有高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或作为核心骨干承担过省部级重大工程项目。
2.申报人所在单位作为项目依托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在河南省境内注册的独立企业法人单位;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优势特色产品或创新性商业模式,技术水平在行业中处于先进地位;拥有较为完善的单位内部人才培养体系,并与全省学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能为申报人提供良好的成长条件。
3.卓越工程师培养采取联合培养模式,即由项目依托单位依据申报人制定的工作计划,会同全省学会、高校、科研院所等联 合培养单位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通过建立“导师制”、跨界合作机制等,为其提供多学科交叉、跨界融合、资源优势互补等特点的协同成长渠道和交流平台。
4.申报人入选后,项目依托单位和联合培养单位应按照培养计划为其提供相应的配套资源支持与职业发展条件,包括但不限 于支持入选者参加研修实训、技能交流、能力评价等职业能力提升项目,推荐入选者参与相关领域的重大工程技术项目,在有关学术组织任职等。
5.入选者应按照工作计划开展相关工作,确保按期完成计划目标。申报单位要加强与入选者的联络沟通,定期了解掌握入选 者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及时协调依托单位和联合培养单位落实 培养计划,并为入选者建立成长档案,做好项目总结和入选者的跟踪服务。
( 二 ) 青年科学家沙龙
项目内容:围绕“四个面向”,聚焦“四高四争先”,针对一线青年科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非共识性问题,在开展前期调 研的基础上,邀请不少于30位40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学家进行研讨,交流原创学术思想和最新研究进展,突出争辩质疑,凝 练形成学术成果。
项目数量:全省10项
资助额度:2万元/项
完成时限:2025年11月30日
申报主体:全省学会、协会、研究会,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科协,省属企业科协。项目负责人应为河南省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或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入选者。
项目要求:
1.沙龙设置主旨报告、自由发言、对话交流、考察调研等环节,让青年科学家做主角,不设主席台,注重互动讨论、争辩质疑,鼓励营造宽松自由的交流气氛。
2.项目负责人负责确定沙龙议题及实施方案,提名、邀请主旨报告人,主持沙龙,引导互动研讨,活跃讨论氛围,牵头梳理学术成果,审核专家观点、决策建议。
3.沙龙参会人员应以40周岁以下青年科学家为主,来源突 出学科交叉和产学研融合,来自高校、科研机构、领军企业等相关单位的比例适度,原则上同一单位参会人员不超过3位。
4.活动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根据沙龙主题和与会青年科学家观点,凝练提交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总结报告。
四、有关要求
(一)项目负责人需完整、如实填写项目信息,项目申报单位对所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发现项目或申报材料造假的,新申报项目不予立项,已立项项目终止。
(二)上一年度未按要求参加省科协年度检查及两年内未按 要求完成省科协“科创中原”行动项目的,不得申报本年度“科创中原”行动项目。
(三)已通过不同方式获得2025年省财政经费资助且项目实施内容基本相同的项目,不得重复申报。